苏城寻鲜记丨这抹春日限定的绿,真甜!
鲜,是食物的鲜美之味,也是时令的新鲜初尝。寻鲜,寻的是一种味道,更是一种情怀。也许是一碗面、一块糕、一道家常菜、一家隐世小店、一个有故事的人……
每周三,苏小i带你一起寻鲜苏城,品尝舌尖上的苏式美味。
三月的苏州,春光明媚,鸟语花香,草木青翠,细雨中四处散播着青翠之意。而与眼前的此情此景最般配的,莫过于一口碧绿生青的青团。
每年三月初至清明,苏州的老字号糕团店里都会飘来青团特有的浆麦草香。咬一口软糯的青团,细腻的豆沙馅在舌尖化开,这种既清新又甜蜜的感觉,就好像把春天吃进嘴、吞下肚,瞬间有了应对生活的底气和活力,整个人就如同这季节一般,焕发着生机。
对于老苏州来说,豆沙馅的青团在春天是不可或缺的。虽然随着糕团市场的快速发展,青团不断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口味,比如蛋黄肉松馅、芝麻馅、榴莲馅……但苏州糕团老字号黄天源一直守护传统,坚持将经典的豆沙馅青团做专做精。
青团的青来源于一种名叫“浆麦草”的植物。浆麦草生长在远离城市的乡野田间,寻常人看来并不起眼,甚至会当做一般的野草忽视掉,但却是制作青团的珍宝。
采收新鲜的浆麦草,捣烂取汁,这是制作青团的第一步。过滤之后的浆麦草汁,如翡翠一般,是纯纯的碧绿色,这是百分百天然健康的“色素”,更是古人福泽后代无数年的智慧。
既然要将经典的豆沙馅青团做专做精,那么豆沙馅的制作就尤为重要了。黄天源从赤豆原材料的选择开始,每一步都严格把关。
选用上乘的赤豆,放入大锅中,用小火煨整整两个小时,直到每每一颗赤豆都变得酥烂,赤豆的香气彻底被激发出来。
接着,往赤豆中加入猪油、白砂糖和桂花,搅拌一小时,将赤豆慢慢研磨成绵密的豆沙。经过充分的搅拌,红豆的醇、砂糖的甜、桂花的香,三者完美融合,成为了最传统的荤油豆沙馅。
做青团用的粉是纯的糯米粉,在揉制粉团前会加入一块提前准备好的“芡”。“芡”,即一块熟粉,有了它,可使青团的表皮更坚固,蒸的时候就不会塌陷了。
往纯糯米粉中放入一块“芡”,再倒入浆麦草汁和水,就可以开始揉制粉团了。
黄天源糕团大师用双手反复揉压着粉团,粉团的形态慢慢发生着变化,颜色也渐渐变成了碧绿色。
揉制的过程中,浆麦草的清香扑鼻而来,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春的气息。
黄天源糕团大师介绍说,揉制粉团,讲究“三光”,即手光、粉光、缸光。手上和缸壁内没有多余的粉,粉团表面光滑、充满韧劲,就算大功告成了。
当豆沙馅和粉团都准备好之后,就到了包青团这一步了。从大粉团上取下约50克的小粉团,正好是一个青团的量。
接着,大师娴熟地将小粉团捏成厚度适中的小碗形状,放入满满一大勺豆沙馅,最后收口,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青团就包好了。
整个过程一气呵成,只需几秒钟。
不一会儿,一整笼80个青团就全部包完了,整齐划一,大小均匀。
刚做完的青团立马放入蒸笼里蒸10分钟左右。在高温作用下,青团的表皮迅速发生着变化,期待了一上午的美味即将诞生。
10分钟后,掀开蒸笼盖,水汽缭绕中,一个个圆滚滚、绿油油的青团若隐若现,甚是可爱。
将蒸笼青团倒扣在桌上,刷上熟油,然后用工具将一个个黏在一起的青团分离开。到此为止,青团的制作工序才算全部完成,一颗颗青团碧绿生青,富有光泽,就像绿宝石一样好看。
拿起一个还热乎着的青团,轻轻咬一口,微烫的豆沙馅就流出来了,甜度刚刚好,而且非常绵软细腻。面皮糯糯的,很有韧劲,带着浓郁的青草香气。吃下一个,满口清甜,回味许久,这老字号青团的魅力,真的不一般!
青团本是清明祭祖之物,而如今,它的祭祀功能已日益淡化,更多的是被人们当作时令糕团来享用。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了,而清明之后,苏州的青团也要渐渐下市了。
这款时令美食,已陪伴苏州人度过一个又一个幸福的春天。每次吃青团的时候,小i心里总有这样一句话:“吃一口青团,这个春天足矣!”而你,是不是也一样呢?
<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>
第三十九期丨对着金鸡湖的绝美夜色吃创意中餐,是怎样一种体验?
注:文章内容、图片版权、视频均为本微信号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(摄影:刘振)